top of page
義家藝館
藝炊工作室
位於日新樓一樓的藝炊工作室,原為臺北榮家內部提供榮民使用的自炊廚房。來自大江南北的榮民們口味各異,全盛時間有好幾口鍋爐可同時烹煮各省料理。自炊廚房閒置多時,於2016年提供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作為藝術家教師的進駐空間,希望透過課程、創作與研究的多軌並行,將藝術帶入榮家生活圈中。為了保留自炊廚房的歷史紋理和場域精神,我們在空間上盡量保留自炊廚房的原始樣貌與既有設施,呈現自炊廚房簡易樸實與自助手作的精神;而命名為藝炊(Art Cooks),則有借用「炊」字英文cook一字中的發生(happen、take place)之意。藝炊工作室希望透過藝術發生,進一步創造學習與改變,並在既有空間中書寫新的紋理。
藝炊初見面-外部
藝炊外合影
《話畫/畫話》
藝術家施如瑄與伯伯合影
《人人關係》
藝術家施如瑄的創作《人人關係》主要是探討人與人的相互距離與存在關係,在《話畫/畫話》的參與式藝術中,藝術家邀請台北榮家的伯伯們到藝炊工作室,與藝術家談談從《人人關係》的平面創作中看到了什麼樣的關係,甚至想起哪些與人的關係故事。藝術家將畫下對話中伯伯談起與某個人的關係,紀錄屬於伯伯的生命片刻。
油漆大隊之一
藝術家謝婷婷與馬伯伯共同製作花捲
馬伯伯與我,偶而還有他的花捲
這是一個關於馬伯伯與我的「料理」故事,我們料理食物,也料理關係。 大約在兩年前,我認識了馬伯伯,開始固定與不固定參與馬伯伯的生活。大部分的時候我們談養身、說說甘肅、新疆風景或者散步,當然,還有他的花捲。 《馬伯伯與我,偶而還有他的花捲》作為參與式藝術文件展,片段記錄2014年至2016年間,馬伯伯與我透過日常物件所開展的關係。「關係」似乎是種不可見的連結,卻體現在花捲的製作、返鄉旅行風景照片及贈禮上;藝術創作的歷程究竟如何繫起人與人的關係?。邀請您一同閱讀,從「馬伯伯╱我」至「馬伯伯—我」的故事。
馬伯伯與我,偶而還有他的花捲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