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B9.義士歸國歷年動態概況


►基本歷史:

韓戰期間聯軍戰俘營共計14715人,於1954年 1月23日由韓國歸國,於基隆登岸臺灣,同日,由國防部編成反共義士輔導總隊。輔導總隊中,又可分為一般官士兵及療養隊,軍官後編制為心戰總隊及特戰總 隊,士官兵透過請纓報國的方式分配至不同軍種,部分的軍士官參與國八二三炮戰。因韓戰導致傷殘的官士兵,當時臺灣省政府亦給予良善的照顧服務。退伍或改編 後由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「反共義士輔導中心」,為使榮譽國民能夠自立自強,主要提供就業輔導、習藝生產、精神教育、生活輔導以及一般照護服務,顯見政府重視退除役反共義士官兵在生活上能夠得到最好的照顧。

另根據周琇環(2011)〈接運韓戰反共義士來臺之研究〉一文指出:各界援助義士的工作共分為五階段:一、援助義士獲得安全自由保障;二、援助義士如期終止解釋;三、援助義士如期恢復自由;四、盛大歡迎慰問歸國義士;五、熱烈歡送義士入營並協助出國訪問。另周氏亦引述任念祖先生的研究,指出義士所受的就業輔導教育,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階段為精神教育,著重於灌輸民主政治,藉以恢復其個人尊嚴與自由思想;第二、第三階段,則按義士的教育程度,施以就業技術教育。此外,輔導幹部又策動義士從軍運動,全體義士除老弱機障,分別予以安置養老,或者轉業經商,參加農墾之外,高達97.4%請纓報國,而至1957年,反共義士戰鬥團擴編為兩個總隊,一為心戰總隊,一為特種作戰總隊,與中華民國國軍融合成為一體。

►材質: 看版輸出

►田野小故事:

郭伯伯當時為最右方請纓報國之編置,因此還參與八二三炮戰。退伍後為求生存去跑船,走遍世 界各地。田野調查過程,他從實際的跑船經驗,從南非的政治人權討論到台灣的族群及教育體制,從背誦論語唐詩討論到如何準備英文托福;從民國卅年的藝術教育 討論到現今如何透過高科技抓歌聽歌;從餐飲衛生管理討論到飲食健康。我著實認為,眼前這位高齡九十的老翁,歷經二次世界大戰、韓戰、國共內戰,比我更具國際觀,比我更加實踐終身學習。面對生命,他們有許多不可抹滅的沉重傷痛,也許讓他們更豁達看待自己的生命。在時代的洪流中,到底什麼是先進?什麼是落後?

安置圖中,「增產報國」的解釋為何?如以現今我們解釋結婚生子,根據野史,一般榮民有一段時間政府害怕這些未婚榮民調戲良家婦女,因此有計畫安排他們到深山開山拓土,是被刻意隔離起來,導致他們終老孤獨一生。


bottom of page